党群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专题聚焦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4-08-27 阅读次数:231 新闻作者:《求知》作者:张玉杰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召开,研究部署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2024年7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举行。会议明确了未来时期的发展方向、行动要求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是具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分阶段推进,并在21世纪加速推进,本世纪中叶将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虽然前进道路并不平坦,甚至有惊涛骇浪,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必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之源是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推动国家建设迅速发展。改革和开放这两个动力轮子驱动中国发展的列车不断向前,闯出了新天地,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很多奇迹,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新征程需要新动力。改革开放仍然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而且是更加自信的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更加强劲的改革开放、更加细微的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将改革开放事业向深入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行动的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既是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唯有创新才是开拓未来的强劲动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过去改革进程的鲜明特征,也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瞄准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覆盖是全体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是长期历史过程。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的国情特点是非均衡发展。东西南北、沿海内陆边疆都存在差异,既有与自然相关的地域、生态、资源等方面的非均衡,有与人相关的习俗、文化、习惯、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非均衡,也有与人造工程相关的交通、通讯、信息等方面的非均衡,还有与生产和市场相关的商机、产业等方面的非均衡。在这样一个大范围、宽领域的国度中全面实现现代化绝非易事。既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配置资源满足生产和消费,保证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合理、有效;同时也要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调配宏观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弥补市场力量不足的方面。对边疆地区、内陆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历史上的穷困地区要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在人才、资金、物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铁路、公路、机场、通讯、电力、能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长期联动机制,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互相联动、南方与北方地区互相联动、内地与边疆地区互相联动、大都市与中小城市互相联动、城市与农村互相联动。用人工力量弥补市场力量,用人工力量削弱自然存在的客观差异。用国民待遇的统一标准来衡量现代化成果的惠及状况,用社会生活普遍接受的一般性标准来度量现代化成果的惠及程度,并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关注短板、弥补短板、填平洼地、补齐弱项,促进社会福祉整体性均衡和整体性提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调节机制的优势,中国不仅能做得到,而且能做得好。

现代化的成果在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条件后,还将向更深层次、更细领域、更高要求延伸,从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延伸,让现代化的成果及时惠及老百姓,让人们切身感受到、切身体会到福祉的增加。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大国,人们无论何时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和平的阳光,仅就这一点,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没有做到。现代化不仅仅是多了几个设备、多了几个钱、多了几个富人、多了几个大企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使用了现代化的装备、高铁、飞机、轮船、汽车,而更加体现在人们安全氛围的保障和提高,体现在人们身心健康的普遍良好和提高,体现在人们社会尊严的保证和提高,体现在人们文明素养的展现和提高。中国式现代化将促使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富—贵—雅”三个发展阶段的联动,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整体性提升,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行进道路是和平建设和平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建设的现代化,要通过人类文明普遍遵守的国际社会经济秩序,以及共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来实现,秉持互利互惠、和平共处、相互成就、彼此支持。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历史上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历史印记呈现出来的西方现代化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的,暴力掠夺、侵占领土、豪夺资源、涂炭生灵、弱肉强食,充满血腥罪恶,造成人民深重苦难。当美洲新大陆被发现时,殖民者采取种族灭绝手段掠夺领土,杀戮原住民,使印第安人从最初的500多万人急剧减少到25万人。所有的疆域扩展几乎都是以暴力手段、通过战争来实现的。1840年,西方侵略者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掠夺中国无尽的资源,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通过暴力手段强迫与中国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多达745个。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建立在野蛮扩张血腥簿上的,标注了“人吃人”“羊吃人”的资本主义罪恶。人类文明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发展进步的人间正道。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在同一条船上,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然而,总是有异类人群或异类分子唯恐天下不乱,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形成了现在及未来维护世界秩序的“三大支柱”,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正在走近世界治理舞台的中央。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手段是中国人民勤劳奋斗干出来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劳动者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现代化,是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出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绝非是他人所予,更不是外界恩惠所赐,天上不会自动掉馅饼,天下也从来没有坐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通过自力更生、自我革命的道路,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伟大事业都成就于伟大实践,真抓实干、笃行不怠,必定创造出现代化的一流成果。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645亿元,人均GDP才381元;到2023年,当年经济总量(GDP)已经达到1260582亿元,增长了343.8倍,人均GDP89358元,增长了233.5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实施世界上最宏大的扶贫攻坚工程,使得832个贫困县、近1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了小康社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2023年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达到471495亿元,人均33678元/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农业生产国,2023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99103亿元,远远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传统工业化国家,粮食产量达到69541万吨,成为世界产粮大国;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2023年货物进出口额达到417568亿元,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5754.3亿元;中国作为世界上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发展中国家,连续40多年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有些年份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只有极个别年份的经济增速略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些都是实干出来的。

中国已成为铁路强国,高铁引领世界潮流。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到4.5万公里,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售票系统,这些都是实干出来的。

中国已成为航天强国。卫星导航系统中发挥心脏般作用的原子钟,达到了精度每300万年仅差一秒;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成为世界上量子通信领域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月壤返回,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中国天宫空间站在太空遨游,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这些都是实干出来的。

中国已成为基建强国。“深中通道”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经过7年艰苦施工,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深圳—中山)超大型交通宏伟工程建成通车,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获得发明专利200多项。中国核电创造了第四代核电标准,世界领先;中国电网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先进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运营;世界上最大的5G通讯网络建成运营。中国产C919民航大飞机翱翔天空;世界上第一款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等等,这些都是实干出来的。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务求实干。实干兴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身体力行。中国必须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新征程上继续奋进,一个一个建成超级工程、大国工程、民心工程,不断创造世界奇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紧紧抓住改革和开放这两个有力抓手,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成就和经验日益丰富。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在难点、堵点、困点上发力,形成新的制度规范,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之源仍然是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覆盖是由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行进道路依然坚持和平建设、和平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手段是中国人民用勤奋劳动干出来的现代化,是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来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