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重点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全面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真理,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根本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决定》强调,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成就,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贯穿《决定》的一条红线,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是《决定》的鲜明特点。
《决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明确定位;第一次全面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我国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树立鲜明的效能导向;第一次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第一次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次鲜明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等。这一系列的第一次,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决定》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成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不但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也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实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一系列国家继苏联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不少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改旗易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一时间“黑云压城”,不少人对社会主义是否能战胜资本主义、对人类是否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产生怀疑,甚至有西方学者别有用心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已经战胜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而不可能再往前发展这样的荒谬论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取得巨大成功,使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道路、中国成就,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就当今世界社会制度的比较和竞争看,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和竞争。“显著优势”实质上是比较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独特优势。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看,社会主义是一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别,但个别中蕴含着一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本质上反映出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可以说,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就是因为这些优势深深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带有深刻的社会制度属性,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决定》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全面概括,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西方国家在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下,就做不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阶层分化十分严重,资产阶级政党都是特定阶级阶层的代表,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党派倾轧,而党派倾轧又会进一步撕裂社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很难形成某一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这样史无前例的巨大社会工程,西方国家也做不到。又如,我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包括西藏在内的各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西方国家也做不到。一言以蔽之,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大显著优势,揭示出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优”,就是指独特优势,正是这些独特优势,才能形成对资本主义制度之“越”。《决定》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在于,其所概括的中国优势本质上是制度优势,其所揭示的中国成功本质上是制度成功,其所强化的中国自信本质上是制度自信,必将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刻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一直遵循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路,仍然把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定位在生产力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元,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要求更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认识到,新时代改革开放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识,这次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时代之问,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出了鲜明的行动纲领。
《决定》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三个时间节点,与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紧密契合,从而使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凸显了其重大意义。
《决定》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紧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13项战略任务,这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3项战略任务,牢牢植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书,《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观,始终坚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统一中对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战略部署,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决定》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中国重大问题的又一典范,必将以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载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的光辉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