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专题聚焦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

阅读次数:3225 新闻作者:辽宁日报 齐卫平

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这个结论,从规律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在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行动逻辑中,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党,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论断的现实演绎。以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好“在党”这个关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有成功获胜的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事关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从根本上说,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不是追求共产党的执政业绩,而是为了体现并满足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执政诉求。这是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党的道理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决于全体中国人民齐心合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党的领导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奋斗。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靠党的领导来把握正确方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赋予小康社会以现代化的涵义时就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的限定词。这就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说,“我国发展航船要抵达全面小康社会的彼岸”,需要“中国共产党为这艘巨轮掌好舵”。他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中国人民需要和期待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党的有力领导,就会搁浅抛锚,甚至偏离正确的航向。

全面小康社会能不能如期建成,检验党的领导是不是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实践中,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考试已经以满分而结束,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考试还在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长期执政考试中的一道大题目,只有以党的领导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根本保证,才能交上“赶考”的出色答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创新实践

改革开放后,“小康社会”概念就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民憧憬现代化的期待。20世纪末,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以全面小康社会愿景的初步描绘提出了具体要求和任务。时间一年年过去,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一步步前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不断取得成绩的积累中夯实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党和国家事业走到新的建设阶段。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提法的变化标志着奋战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该年底,他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六年时间”,要抓紧落实各项任务。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告,“现在,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决定性阶段”“向终点线冲刺”“决胜阶段”这些提法,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迫的时间感和强烈的责任心。

决胜全面小康的实践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践要求,丰富了全面小康的内涵。党中央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树立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提供了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创新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党中央为决胜全面小康谋划发展战略,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局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举措,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创新发展。党中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决战脱贫作为攻坚战役,以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有力措施,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落到实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制定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广河长制、湖长制,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山更清、水更绿、天更蓝的高远意境。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创新实践取得的显著成就,使全体中国人民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满了期待、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动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使命更加艰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因为这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立下的军令状。越到接近成功的时候,越要保持谨慎,冲刺决胜全面小康,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加足马力,勇往直前。

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始终处于空前严峻的形势之下,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正在发生着全球治理中最具现代性的文明再造。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使我国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胜全面小康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应对这场重大危机中显示的决心和力量表明,严重的疫情阻挡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前进步伐。

党中央在领导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中,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肩负艰巨的使命,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国际国内不发生大的波折,经过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应该可以如期实现。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扛不住风险,战胜不了挑战,奋斗目标就实现不了。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对于我们党来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使命十分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国人民带来享受美好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全面小康社会不是挂在墙上观赏的图画,而是可体验、能感受得到的现实。决胜全面小康,既要有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公共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数据的增长展示,又要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明显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社会,必须“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决胜全面小康要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任务依然很繁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可以等到的,轻轻松松建不成全面小康社会,敲锣打鼓迎不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实际行动中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忌空谈,不可做任何形式主义的文章,不能有任何打折扣的敷衍。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发扬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鼓作气向决胜全面小康的终点线冲刺,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