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专题聚焦

在实干中化危为机

阅读次数:2796 新闻作者:人民日报

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既需要具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能力,善于从眼前的危机、暂时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又需要具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在实干中化危为机、危中寻机,不折不扣地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真正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持续向内需要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当前,我国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在实干中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持续向内需要发展潜力。稳住内需基本盘,通过实行务实管用的金融信贷、就业培训、市场优惠等政策,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影响。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发挥好投资的拉动效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向,着力补齐养老、育幼、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的短板,进一步加大在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力度,通过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持续向改革要发展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调动各方面推动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持续向改革要发展动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以务实踏实的作风、切实管用的办法,不失时机地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

持续向创新要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坚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必须持续向创新要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充分释放创新蕴含的发展活力,关键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包容基层先行先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将这一重要论述精神落到实处,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分配方式,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创造环境,为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汇聚全社会的创新势能,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积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