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强调必须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这一新的重要表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962年,河南省兰考县遭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接受党的委派带病来到条件“最苦、最累、最难”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面对重灾,焦裕禄向党组织表达了决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新的概括,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是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当代中国正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这就需要在制度上破题发力,用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地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这个制度建设的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前进的制度航道。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贯线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